有故事的 構成文化遺產列表
-
大宰府遺址
【國家特別歷史遺址】這裡是九州地區的政治與文化中心,作為大宰府的中樞,是日本的外交、對外防禦的前線陣地,是在大約1300年前設立。與平城宮等同樣由朝堂院形式的政廳、周邊官衙、以及為了接待外國大使而設置的客館等部分構成。到大宰府上任的人大多為有遣唐經歷的、經年活躍於國際舞台上的人物。政廳遺址周遭的自然人文景觀風光無限,令人彷彿走在昔日的繁華風光裡。
查看全部 -
客館遺址
【國家特別歷史遺址】 大宰府在古代是九州的政治與文化中心,也是日本對外防禦的前線陣地。不僅如此,這裡也是代表朝廷接待外國大使並進行交易的地方。因此鎮上也為到大宰府留宿的外國大使特別準備了客館。
查看全部 -
大野城遺址
【國家特別歷史遺址】在1350年前,與從百濟逃亡的貴族們一起運用當時的自然地形建造的古代山城。大野城仿造古代百濟的都城-扶餘的扶蘇山城而建造,與水城等,至今也都保留了百濟式都城的風采。從這裡眺望大宰府一覽無遺,在遠處的玄界灘也遙遙在望。
查看全部 -
水城遺址
【國家特別歷史遺址】1350年前日本為百濟派出的援軍被唐、新羅聯軍打敗之後,為了保衛日本所建成的最初要塞。由儲水的護城河和碉堡構成,即使在今天,也能看到長大約1.2km的巨大的碉堡。這裡採用了與百濟的都城--扶余的東羅城(城牆)相同的建造技術。後來就成為大宰府出入的大門,迎接外國大使以及來自都城的官員,保有很多故事流傳至今日。
查看全部 -
觀世音寺・戒壇院
【國家歷史遺跡(觀世音寺院境內及子院遺跡的附屬物的老司瓦窯遺址)國家的重要文化遺產(雕刻)福岡縣有形文化遺產(建築物・工藝)】本寺院起源於天智天皇為追思母齊明天皇而發願建成。在周遭共建設了49個子院,至今仍保存及展示僧伽藍的基石,有如侃侃而談過往的繁華。該寺院附有來自中國大陸舞樂的樂團表演,現在存有陵王、鈉曾利之面具(國家的重要文化遺產)。此外,還有舉行過落成法事的玄昉的紀念墓。「唐朝僧人」鑒真和「遣唐僧」空海也在這裡停留過,第一次授戒也是在該寺舉行,為天下三戒壇之一。在戒壇院內,有戒壇珍藏至今。安置於觀世音寺的16尊佛像(國家重要文化遺產)是凝聚了平安~鐮倉時代(9—14世紀)最高藝術成就的造像,說明佛教文化在這裡繼續傳承的。現在,該地區有觀世音寺(金堂、講堂為福岡縣有形文化遺產)、戒壇院(本堂、鐘樓、大鐘為福岡縣有形文化遺產)的法燈流傳於各地。
查看全部 -
築前國分寺遺址
【國家歷史遺址】這裡是遵照聖武天皇的命令,在全國建造的國分寺之一。紀錄戶籍的木簡在周遭地區一度被發現過,由此可見附近曾有國府等的築前國的相關設施。在其周遭還清晰可見能夠辨識出當時景觀歲月的痕跡。
查看全部 -
大宰府學校院遺址
【國家歷史遺址】這是設置於大宰府及用來培養官員機構的遺址。西海道(今九州地方)各國的郡司子弟都曾經在這裡學習。這裡曾存有吉備真備從唐朝帶回來的孔子肖像,大宰權帥大江匡房將這段史實記載在《江家次第》中。現在,沿著縣道種植的樹木源於孔子後人轉讓的,在孔子廟中代代相繼的櫂樹種子(在2015年夏天的颱風中,3棵中有2棵不幸折斷)。
查看全部 -
國分瓦窯遺址
【國家歷史遺址】這是位於築前國分寺遺址東北方向的瓦窯遺址。其圍牆和天井部分都是採用曬乾的磚建造的登窯。一般認為這是8世紀中葉時期的窯址,建造築前國分寺的瓦就是在這裡燒制而成的。
查看全部 -
寶滿山
【國家歷史遺址】這座山聳立於大宰府的東北方向,海拔高達829米,古稱御笠山,以山容俊美而備受贊賞。從奈良時代開始,在山中舉行祭祀國家疆界的儀式。據資料記載,最澄在即將出發前往唐朝的時候,就在此地雕刻藥師佛像來祈求航行能一帆風順,他回國後發願修建日本六所寶塔,後來就在此建立了安西塔。在中世紀此地設置了寺院及大宰府的「守護」(領主)的館驛,同時大力推廣海外貿易。現在成為爐(竈門)神社的所在地,不時傳遞出作為古代祭祀用山的絲絲風情。
查看全部 -
梵鐘
【國寶(工藝品)】這是觀世音鐘鼓樓,内存有日本最古老的梵鐘。菅原道真在漢詩《不出門》中吟詠的即是此鐘。今時今日依然可以使用,鐘聲悠揚,一如從前。
查看全部 -
太宰府天滿宮
以大宰權帥身份死於太宰府任上的菅原道真的廟宇為中心。該廟宇也被稱作天滿宮安樂寺。從平安時代開始,以源自中國大陸的「曲水宴」等,作為代表的一些儀式一直傳承至今。道真也作為文人而備受尊敬,很多貴族與武士都來廟裡參拜。這裡成為文藝的聖地,「連歌」等絡繹不絕的被呈獻上來。另外,這裡還留存有唐代書籍《翰苑》在平安時代(794—1185年)的影印本(國寶)。在鐮倉時代(13世紀),高麗國使者高柔來參拜,呈獻詩歌。現在,該殿已經被列為國家重要文化遺產,與轄區內的其他傳統儀式一起讓人感受到當時古代的氛圍。
查看全部 -
太宰府天滿宮神幸祭祀活動
在平安時代(1101年),大宰權帥的大江匡房創始的神幸儀式。在每年的9月份,從太宰府天滿宮到菅原道真的謫居大宰府南館遺址(現在為榎社),沿著古代的地界來舉行神幸祭典。神幸的隊伍以神輿為中心,有大約400-700人身穿古代服飾參加奉祭活動。
查看全部 -
太宰府天滿宮的傳統儀式
在平安時代,由大宰府的高階官員,把宮廷的年中例行祭典轉到大宰府,並且在天滿神前舉行,被稱為「四度宴」。傳承至今的有起源於中國大陸的「曲水宴」、「七夕宴」、「殘菊宴」等,在宴席上,人們通常一起吟詠和歌與漢詩。
查看全部 -
萬葉集築紫歌壇
在日本最古老的歌集-《萬葉集》中大約收錄了4500首詩歌,其中在築紫(現在的福岡縣)曾經被吟詠的詩歌大約有320首。因此,從奈良時代的神龜到天平年間(724—749年)居住在太宰府、並給《萬葉集》留下了詩歌的著名詩人團體,被稱為萬葉集築紫歌壇。特別是由大宰帥大伴旅人在官邸召開的「梅花宴」32首盛名遠揚。當時從唐朝傳入的「梅花」是代表新穎、時尚的文化物品之一,引領風騷。
查看全部 -
大宰府條坊遺址
這是古代東亞各都城所廣泛採用的棋盤式佈局的城市的遺址。開始建於飛鳥時代,在奈良時代修建了政廳和朱雀大路。其結構與以唐朝的長安城為設計藍圖所建造的平城京非常相似,而且其設計及督造的人員都是建設平城京的原班人馬。即便在今天,街道各地方依然能展露出條坊痕跡的設計結構。
查看全部 -
官道
這是通往大宰府的出入口的水城的西門與東門的直達道路。西門通道為連接築紫館(鴻臚館遺址)和大宰府的道路,外國大使就是通過此道路進入大宰府。東門通道銜接博多,成為了從都城到大宰府上任的官員的通道。東門通道及西門通道都作為市道而沿用至今。
查看全部 -
軍團印出土地[御笠團印·遠賀團印]
在大宰府所在的築前國,駐守了4個軍團。在那裡發現了2枚軍團銅印「御笠團印」和「遠賀團印」(都是國家重要文化遺產)。由此可見,在大宰府條坊的西北角一帶,曾經有駐紮過守衛大宰府及築前國的軍團。
查看全部 -
般若寺遺址
這是築紫大宰帥・蘇我日向為了替孝德天皇祈求疾病能痊癒,而在654年建造的古代寺院。在奈良時代,曾被遷移於條坊內。當時在條坊內的寺院只有觀世音寺和般若寺,都是與天皇有因緣的寺院。在這裡發現了塔基壇及塔心礎,以及建造於鐮倉時代(13世紀)的石制七重塔(國家的重要文化遺產)。
查看全部 -
南館遺址
館舍是提供給被委派者使用的官方居所,其中,「南館」作為菅原道真謫居的住所而聲名大噪。此後,為了悼念道真,大宰大貳藤原惟憲於1023年在此處建的淨妙院完工了。這個地方與天滿宮之間舉行的神幸祭典,是由大宰權帥大江匡房在1101年開始舉辦。之後這個地方變成了今天的榎社。在其附近有客館遺址,在這裡可以身歷其境在朱雀大路的歷史文化氣氛中。
查看全部 -
太宰府的梅
在奈良時代,從唐朝傳入了盛開於春季時芬芳馥郁的「梅花」,成為新穎時尚的文化物品之一。在《萬葉集》中有關於「梅花宴」的記載。在太宰府賞梅活動廣為傳揚,尤其因為菅原道真對梅花格外喜愛,還有與飛梅的傳說和淨妙尼的故事一起,所以使梅花常被作為太宰府和太宰府天滿宮的象徵。在今天依然舉行向天滿宮敬獻梅花的儀式,而且有很多家庭也在庭院中種植梅花。(所謂的飛梅傳說是梅花因為仰慕道真,所以在一夜之間從都城飛到太宰府,天滿宮本殿旁邊的樹據說就是飛來的梅樹。淨妙尼故事源於道真因為不習慣在太宰府的生活,所以有一個老婦人在很多方面照顧他,曾經用梅花的樹枝插上烤熟的餅進獻給道真的典故。這也是現在成為太宰府特產的「梅枝餅」的由來。)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