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太宰府市日本遺產
古代日本的 「西都」
~與東亞交流的據點~
在日本西部、九州區域內曾經存在過的都城,它就是大宰府。
在大約1300年以前,作為「大君的遠方朝廷」在那裡規劃設置了大宰府(《萬葉集》),被稱作「天下之一都會」(《續日本紀》)。在整個古代及中世時期,這裡因為大量吸收了來自京城及海外的先進文化而光彩耀人。
在1300年前,中國的唐朝作為世界帝國而繁盛一時。因此,唐朝的文物、文化、政治體系等被周遭各國吸收及借鑒。日本也由703年的遣唐使-粟田真人帶回了大量的唐朝先進信息,並藉此推動了日本國內的改革。因此,日本迎接了歷史上最具國際特色的奈良時代的到來。
備受皇帝禮遇的粟田真人所見到的唐都長安城是東亞地區範圍內最先進的城市。平城京和大宰府就是根據他所蒐集的信息建造而成的。雖然筑紫在天智朝已經模仿百濟(古代朝鮮的國家之一)的宮城建造了關隘要塞,例如水城、大野城、基肄城等。但是因為見過唐朝宮城實物的粟田真人的上任後,並由他親自督造,進而使人看大宰府作為「西都」感到耳目一新。
該建築運用了水城、大野城和基肄城原有的要塞,並在其中規劃了大約2km見方棋盤狀的街區(大宰府條坊),成為了意義上真正的都城。大宰府政廳與其他的政府機關一起被安設在街區的北方正中央,在正前方修建了朱雀大路。其寬度是長安城朱雀大街的1/4、平城京朱雀大路的1/2,以成為國內第二寬度的規格而在當時聲名大噪。
城市供給人們居住的同時,還設立了供官員子弟就學的教育機構(學校院),供天皇有關的寺院(觀世音寺.般若寺)、迎賓館(客館)等,與都城相同的設施幾乎一應俱全。屋頂上鋪設有與都城相同的蓮花紋屋瓦,鱗次櫛比;覆蓋在屋頂上的瓦(獸面瓦)與粟田真人在唐朝曾見到的獅子像面孔毫無二致,交相錯落,俯覽著大千世界。文物、文化也因為四通八達的官道而連結起來。
由此,大宰府曾在東亞地區的範圍內建成了達到國際頂級水準的都市。這是為了將日本的國際性以視覺享受的方式展示在訪客面前,這就是為了宣揚古代國家的威儀而建設而成的「西都」。外國大使和商人往來頻密,進口商品琳琅滿目的國際化大都市因此誕生。筑紫作為國際交流繁榮之地,也為「西都」成為國際性大都市奠定了基礎。
「西都」承擔接待外國大使以及打開國家外交及貿易大門的使命。大使(賓客)最初入住的是博多海岸的築紫館(鴻臚館),並從那裡向大宰府進發。從築紫館出發的大使沿著筆直的官道向前,在到達天智朝建築的水城的西門之後,接下來沿著從推定羅城門遙望可及的大宰府街道的朱雀大路北上後,到達客館並在此停留。接下來在舉行外交禮儀時,需要整理儀仗,從客館沿朱雀大路向大宰府政廳行進。
在政廳的禮樂聲中,見面儀式如期舉行,大擺筵席。為了好好款待在此停留的大使們,這裡準備了來自日本、唐朝以及新羅最高級的餐具,豪奢的美食滔滔不絕地端上桌。有時還會在這裡舉行源於中國的茶宴。
在這樣的「西都」大宰府,為了招待外國的貴賓,開始招募具有文化素養的各樣達人,同時因為這裡還是人才的交流集散地,鑒真、空海、最澄等的飽學之士也流連於此,從那時開始新文化源源不斷地被引進,並且聚集下來。例如平安時代初期,詩書畫兼具的小野篁曾在大宰府鴻臚館與唐朝人用漢詩互相唱和,增進了彼此間的情誼。另外,〈萬葉集〉裏記錄著在大宰府統帥大伴旅人的官邸里舉行的「梅花宴」上,誕生了邊觀賞剛從唐朝帶來的梅花邊詠吟和歌的新文化。〈萬葉集〉裏的文人以大野城和次田溫泉(二日市溫泉)等筑紫的風景吟詠和歌。
此後,梅花和菅原道真的[飛梅]傳說,跨越時代成為了與太宰府關係深遠的花卉。菅原道真在面朝朱雀大路的南館過著自由受限的生活,在其死後,開始享祭於太宰府天滿宮,並從此開始了在南館和天滿宮之間的例行的神幸祭典。延續至今的神幸祭典依然巡迴在大宰府條坊等的古代建成的道路上,在每年秋分日猶如展開了一副描繪平安時代風情的優美畫卷。
觀世音寺傳承著”西都”因繁盛的文化交流而積澱的文化及文物群。觀世音寺是由天智天皇稱願建設、由唐玄宗皇帝直接賜予袈裟的僧人玄昉主持落成法事的官方寺廟。寺中建造了一批高度超過5m的觀世音塑像以及受到都城及中國大陸文化的雕塑佛像。此外用了舞樂隊,目的是在接待外國大使的宴席上款待使者。這樣的舞樂面具也保存到了今天。另外,高僧鑒真在日本登陸後,就在觀世音寺禪院掛單,並且由他在那裡首次傳授了成為正式僧人的戒律。或許正因為這個緣故,這裡才成為天下三戒壇之一而名僧輩出。為了授戒使用的戒壇實物也保存到了今天。此外,因為空海等的入遣唐僧人長期在當地生活,在觀世音寺也抄寫他們從唐朝帶回來的經書。這裏的梵鐘是日本最古老的大鐘,菅原道真在漢詩「不出門」中吟詠的「觀(世)音寺中唯聽鐘聲」所指的的正是這口大鐘。
這樣,設立在筑紫的大宰府就成為了朝廷進行外交、貿易而設立的「西都」。這是仿造百濟和唐朝的都城建設而成的、成為東亞的先進文化與日本文化的交匯之處。該遺產遍布筑紫各處,作為日本的代表性古都之一,吸引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